
上世纪二十年代,在德国科隆的一栋老式公寓里,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正襟危坐,面对着镜头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。男主人穿着笔挺的三件套西装,领结一丝不苟地系在浆洗过的白衬衫领口;女主人身着及踝长裙,发髻挽得一丝不乱;三个孩子按照长幼顺序排列,最小的女孩怀里还抱着一只褪色的布偶熊。这张照片出自德国摄影大师奥古斯特·桑德(August Sander)之手,他正用那台老式木质相机记录下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德国面孔。
作为20世纪最具开创性的肖像摄影师,桑德在1920年代中期启动了他毕生最重要的摄影项目二十世纪的人物(Peopl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)。这个宏大的计划持续了数十年之久,摄影师走遍德国城乡,用镜头捕捉社会各阶层的真实样貌。从西装革履的银行家到满手老茧的农夫,从剧院演员到街头小贩,桑德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人物肖像档案库。他独创性地按照社会阶层和职业类型对这些照片进行分类整理,为后世留下了一部视觉化的德国社会史。
展开剩余47%1929年,桑德精选了60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结集出版了摄影集《我们时代的面孔》。这本划时代的影集很快引起纳粹当局的注意,1936年被全部没收销毁。在动荡的战争年代,桑德于1942年被迫离开科隆的寓所,带着珍贵的底片逃往乡下避难。虽然1944年的空袭炸毁了他的工作室,但幸运的是,他精心保存的4万张底片中有3万张得以幸存。然而命运弄人,这批历经战火洗礼的珍贵底片,最终在1946年科隆的一场意外火灾中付之一炬。
战后年迈的桑德逐渐淡出摄影界,1964年在科隆安详离世。尽管历经浩劫,他留下的影像遗产依然闪耀着永恒的光芒。那些定格在相纸上的面孔,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容颜,更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。如今,当我们凝视这些泛黄的老照片,仿佛能穿越时空,触摸到那个远去的年代最真实的脉搏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